论文摘要
放大 缩小

深静脉血栓后早期活动与绝对卧床对多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刘志永, 穆恩, 张桢铭, 张文正

天津医院(天津骨科医院)

目的: 凝血功能障碍是创伤病人常见临床表现,早期因大量失血及不当的液体复苏可造成出血风险增加,甚至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由于广泛微血栓的形成和难以控制的出血倾向使患者病情加重,逐渐发展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然而创伤后病人出现的凝血功能障碍在低凝期之后常出现高凝状态,并继发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DVT)、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缺血性脑卒中和肺栓塞(PE)等,有文献报道创伤病人出现DVT的风险是平常的10倍以上,同时创伤病人常需手术治疗,而术后病人出现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并因此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花费巨大,且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多发创伤患者一旦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常常需要保持很长时间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活动,但是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发生血栓后进行早期下地活动是安全的,且对患者预后具有改善作用。
 
方法: 分别以“deep vein thrombosis”“pulmonary embolism”“venous thrombosis”“bed rest”“immobilization”“mobilization”and“ambulation”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SCIE数据库、以“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静脉血栓形成”“卧床休息”“早期活动”检索CBM、CNKI、VIP、WanFang Data中文数据库,纳入创伤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后早期活动或者卧床休息的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12月。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新发肺栓塞风险、DVT进展情况、DVT相关致死事件,以及疼痛及水肿的缓解情况。
 
结果: 文章共纳入研究8篇,包含1762名患者。在常规抗凝治疗的情况下,创伤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与卧床休息相比较,早期下地活动并未造成肺动脉栓塞发生、DVT进展或DVT相关致死风险的增加(RD-0.025,95%CI -0.04~0.02;p=0.27)。另外,如果DVT患者早期出现患肢的明显疼痛,那么早期下地活动对缓解疼痛效果更佳。而早期下地活动与卧床休息对患肢水肿的缓解作用并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在出现DVT的创伤患者中,与绝对卧床休息相比,早期下地活动并未增加肺动脉栓塞发生、DVT进展及DVT相关致死事件的风险。而且,对于伴有患肢痛的DVT患者来说,早期下地活动对疼痛缓解更佳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