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放大 缩小

6例肾移植患者的严重皮肤病变

秦燕, 王泳, 张芳, 周智华, 沈兵, 刘永, 郭义峰, 范昱, 邱建新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原:上海市红十字会医院)

目的: 总结本院6例肾移植长期患者慢性皮肤病变,为以后防治提供借鉴。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6例肾移植长期存活、皮肤慢性重度病变病例,分析可能危险因素。
结果: 第一例:患者高XX,男,56岁。肾移植术后20年,右肘皮肤硬结6月、加重伴皮肤水疱、破溃3月于2014-3-18入院。活检:骨骼肌内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伴显著坏死,倾向恶性淋巴瘤。2014.5.6多脏器衰竭死亡。第二例:夏XX,男,44岁,75kg。肾移植17年,左下肢皮下结节红肿破溃3周于2015-11入院。肌酐320umol/L。舒普深、甲硝唑、氟康唑、斯沃等抗感染、局部外敷、血透等综合治疗,2016-3-14皮肤基本愈合。第三例:许XX,男,56岁。肾移植23年,肌酐进行性升高于2015-6-30入院,抗排斥、肺炎治疗,先后出现左前臂静脉炎、右上肢广泛感染,2015-8-20多脏器衰竭死亡。第四例:孙XX,男,64岁。肾移植15年,胸闷气急1月,加重3天于2015-4-15入院。全身血管硬化钙化、左趾第三、第四趾头坏疽。2015-5-25多脏器衰竭死亡。第五例:李XX,女,61岁。肾移植17年,右下肢结节性肿块4周于2016-2-14入院。抗感染、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血透等综合治疗,结节活检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经局部放疗半年后皮损痊愈。第六例:张XX,男,54岁。肾移植术后23年,右下肢红肿痛3天入院。入院经抗感染治疗后,局部皮肤好转出院后3月在外院死亡。
结论: 长期存活肾移植患者,常有移植肾功能减退合并低蛋白血症等慢性病变,应预防皮肤继发感染、肿瘤和血管病变。应积极全身支持治疗、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早期床边CRRT改善内环境,减少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