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放大 缩小

全氟戊烷纳滴与全氟丙烷微泡携氧能力的比较

张世玉, 李颖嘉, 杨莉, 张丽, 梁瑜, 洪哲, 张亚如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目的: 比较全氟戊烷脂质纳米液滴与全氟丙烷脂质微泡携带氧气的能力。
方法:  DPPA、DPPC、DPPE-PEG2000按照一定比例在70℃水浴条件下溶解于丙二醇、丙三醇、氯化钠水溶液,制备得到脂质分散液。2ml脂质分散液置于4ml西林瓶中,密封,通入氧气、全氟丙烷混合气体(v/v=4:1)10ml,置换西林瓶中的空气,机械振荡50s,制备得到载氧微泡(OLMB)溶液。对照组通入等体积全氟丙烷气体,得到非载氧微泡(OFMB)溶液。0.4ml全氟戊烷液体冰浴条件下加入到25ml脂质分散液中,经高速剪切、高压均质,得到非载氧氟碳纳米液滴(OFND)溶液,通入纯氧3min,制得载氧氟碳纳米液滴(OLND)溶液。显微镜下观察OLMB、OFMB、OFND、OLND的形态,动态光散射测量其粒径分布。自制密闭容器,采用氮气鼓泡的方法制备极低溶解氧溶液。等体积的OLMB、OLND溶液加入极低溶解氧溶液中,溶氧计测量溶液中氧气浓度的变化;经超声辐照,观察超声促进氧气释放效果。
结果: 显微镜下,OLMB、OFMB、OLND、OFND形态均一,平均粒径分别为1.8um、2.0um、231nm、241nm,说明氧气的引入对微泡或者纳滴的形态和粒径无明显影响。自制密闭容器中极低氧溶液氧气浓度可长时间稳定保持在0.4mg/L。OLMB组,溶液氧气浓度迅速上升,在150s时达到高峰,为0.69mg/L,然后逐渐降低;经超声辐照3min,溶液由浑浊变澄清,氧气浓度维持在0.74mg/L。OLND组,溶液氧气浓度快速升高,达到平台期,为2.47mg/L;经超声辐照,氧气浓度变化不明显。
结论: OLMB具有一定的携氧能力,但不稳定,在超声作用下可完全释放。相对于OLMB,OLND携氧量大,且稳定,是一种良好的氧气载体,具有改善乏氧环境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