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放大 缩小

肢体短缩后再延长治疗股骨骨缺损合并坐骨神经缺损

任高宏, 吴晓虎, 陈超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目的: 探讨采用肢体短缩后再延长的方法修复股骨缺损合并坐骨神经缺损的技术方法与临床疗效。
方法: 本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17~52岁,均为外伤后股骨缺损合并坐骨神经缺损,其中合并坐骨神经缺损长度3~10cm,平均5.6cm,股骨缺损长度2~18cm,平均7.3cm;急诊患者4例,感染性骨缺损患者7例。急诊患者直接将大腿一次性短缩5~6cm,尽量减少骨缺损与坐骨神经的长度,然后用可延长外固定架固定,一期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对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彻底清创后,同样将股骨感染骨段截除后,短缩肢体后采用可延长外固定架固定,伤口采用VSD负压灌洗治疗。根据局部感染严重程度,一期或延期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待感染控制、坐骨神经修复术后6~8周,再在远离肢体的短缩部位截骨,以每天0.75~1.0mm、分3~4次延长的速度使肢体再延长至正常。
结果: 11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坐骨神经缺损直接缝合者8例,移植腓肠神经桥接修复者3例;股骨缺损段经短缩后直接对合者7例,延期骨搬运后对合者4例。全部11例骨缺损均获愈合。骨缺损临床愈合时间5.8~18个月,平均9.6个月。末次随访时参照Enneking系统评分,本组11例中26~30分优5例,21~25分良4例,15~20分可2例,平均26.4分。
结论: 采用肢体短缩后再延长的方法修复股骨缺损合并坐骨神经缺损,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