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一氧化氮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讲者:
詹日兴
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市西南医院
播放:
1082
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体外培养人表皮干细胞(ESC)迁移功能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我们首先进行了NO供体SNAP不同作用时间产生NO浓度和SNAP对表皮干细胞的毒性检测;通过划痕实验和活性工作站完成NO对表皮干细胞迁移和运动速度的检测,以及通过细胞骨架实验和pull down技术检测NO促进表皮干细胞迁移可能的物质基础。cGMP-PKG是NO最重要的下游信号转导途径,为此我们通过细胞划痕实验、细胞运动速度实验、细胞骨架实验、Pull-down实验,分别分组给予cGMP抑制剂ODQ、PKG抑制剂Rp-8pcpt-cGMPs、Rho A抑制剂Rhosin、Cdc42 抑制剂ZCL278、Rac1抑制剂Z62954982及SNAP处理,检测NO通过cGMP-PKG对Rho GTPase的活化作用,及对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聚合作用。
结果 0-500µM SNAP在细胞培养基中生成NO浓度与SNAP浓度成正相关、与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外源NO对ESC的迁移和细胞运动速度的作用是双向性的,低剂量(1–100μm)SNAP促进ESCs迁移的作用,而高剂量(300μm和500 μmSNAP)产生抑制作用。通过划痕、细胞运动实验发现NO促进ESCs迁移是通过cGMP\PKG调节Rho GTPase中Rho A和Rac1实现的。进而通过细胞骨架实验得出,NO促进ESCs迁移是NO通过上调cGMP\PKG而上调Rho GTPase中Rho A和Rac1的活性,进而改变细胞骨架F-actin的聚合作用。通过Pull-down实验得出,cGMP\PKG调节Rho GTPase中Rho A和Rac1的活性而非总蛋白。
结论 NO通过cGMP/PKG调节Rho GTPase中Rho A和Rac1的活化,增加细胞骨架F-actin蛋白的聚合,进而促使表皮干细胞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