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论文摘要
放大 缩小

两个封堵器介入封堵儿童大基底多破口膜周型室间隔缺损的中长期随访研究

王川, 周开宇, 华益民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目的: 儿童经导管介入封堵膜周型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Pm-VSD)已被证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然而,对于基底部较大、多破口且主要破口相距较远且VSD距离主动脉瓣膜较近时,使用一个不同类型的较大直径封堵器(如对称型、偏心型及小腰大边型)均不可避免地导致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反流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两个封堵器介入封堵儿童大基底多破口Pm-VSD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纳入于2007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院儿童心血管科使用两个封堵器成功封堵大基底多破口Pm-VSD的患儿,并对其临床基线资料、封堵资料及中长期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共有17例患儿纳入本研究,VSD基底直径介于8.0-12.0mm,主要破口均相距较远且VSD离主动脉瓣膜直径<2mm,手术时间介入45-150min,平均随访18-110月;4例患儿术后发生传导阻滞,其中3例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为III度房室传导阻较长有关(120-150min),均接受激素治疗,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患儿均恢复窦性心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转变为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患儿术后发生轻度三尖瓣返流,可能与封堵器直径较大有关(8mm/5mm,10mm/6mm,10mm/6mm,8mm/6mm),其中3例恢复正常,1例保持不变。
结论: 在介入治疗Pm-VSD经验丰富的儿童心脏中心,对于大基底多破口且主要破口相距较远的Pm-VSD患儿,两个封堵器介入封堵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